每天打开手机,看着各种客户端、公众号推送着“29岁**院长”、“25岁**博士生导师”,感慨别人如此优秀的同时,也在问着自己:为什么我的就业就这么难。
又到一年的年末,各大高校却已经开始了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潮,但对于IT领域的应届毕业生而言,似乎更难一些,为什么?
1、企业刚需与应届生硬实力差距大
企业用人目的非常直接:解决问题。不论是企业问题还是客户问题,员工都需要能够解决。因此,在招聘过程中,特别是技术类岗位,就需要应聘人员有硬实力。
但对于应届生而言,硬实力略显不足,特别是IT领域,以JAVA岗位为例,很多应届生仅有在校课程项目经验,无任何企业项目实战经验,更不能独立完成程序设计、测试,甚至存在只学过JAVA基础的情况。至于UI 交互,甚至不能独立完成H5设计,只会PS操作···面对企业的招聘需求,有信心但没实力。
2、求职条件比找对象条件多
求职过程是一个双选的过程,企业选人、人选企业。不过对于HR而言,最常回答的问题和最介意面试者问的问题,不是“月薪多少”、“有没有加班费”,而是“出差吗”、“可以不去外地吗”、“可以不驻场吗”、“可以不接触客户吗”。对于IT行业而言,外包项目占据了大部分项目形式,为了更好地完成合作方项目,企业会采用技术人员驻场的方式进行,因此,当求职人员明确或暗示自己不愿意出差、驻场时,面试基本就结束了。
至于其他入职条件更是无形中在给自己的求职增加壁垒:早上上班时间要9点;周末不能加班;公司要提供吃住;不参与公司应酬;只会A所以只做A;公司要给培训;只做技术不见客户;不想做技术,现做助理未来做领导····
一边自豪着学位证上专业的名字,一边也吐槽着行业内卷,其实真正被卷的是,永远不是有硬实力的人。
3、让自己成为有实力的IT人才
在这建议,如果是还未毕业的大学生,可以尽早联系实习单位跟前辈多多参与项目,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,不求薪酬但求积累经验。
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尚不够的,建议报班学习,系统深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,有些人选择一家比较优秀的培训机构进行“魔鬼”训练后,最后也收获了名企offer,薪资甚至比直接校招的人还高。
主动性全在于自己,如果想入行IT行业,成为契合当代社会需要的“技术型”IT人才,自然要拿出点真功夫,而不是学校里的那点花拳绣腿。舍得花时间去钻研的人,即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人,也能成为“突出人才”。
从“大学生”到“职业人”的身份转变,“技术小白”到“专业大牛”的硬件升级,“0经验小白兔”到“沉稳战狼”的惊艳蜕变。待到盛夏花开毕业季,绽放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华信智原,致力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,以高品质教学质量赢得好口碑。
华信智原尊重并保护您的隐私